惠東縣日前舉行“積極謀劃發展海洋經濟,打造宜居宜業宜游濱海特色旅游風情小鎮”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近年來,港口濱海旅游度假區緊緊圍繞“打造濱海特色旅游風情小鎮”工作目標,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平穩有序。
推動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優化
今年1~9月,港口度假區實現稅收1.28億元,同比增加50.7%。固定資產投資11.1億元,同比增長113.1%,其中基礎設施投資達9102萬元,同比增長21.3%。游客接待量約100萬人次,年旅游人數預計達120萬人次。各項經濟指標運行良好。
港口度假區黨工委委員張鴻偉說,該區將通過實施港口版“暢通”工程,推動優化道路交通基礎設施。據介紹,由于X213線港口段升級改造工程仍在施工當中,對港口旅游環境造成了一定影響,又導致交通安全風險增加。接下來,度假區將進一步提升全區旅游環境秩序,切實改善港口道路交通環境,并對全區交通標識牌進行調整優化,提升港口文明形象。
發展新興運動健康旅游產業
為推動濱海旅游產業優化升級,港口度假區將充分挖掘和發揮好我國唯一的海龜自然保護區、天下獨有奇景雙月灣、港口漁港等天然資源,整合小星山等海島旅游資源,融合該區本土文化,如東海鹽、大園田、新寮船、蔡家舞獅、南社籃球、新村漁歌與龍舟、大澳村沖繩風情和特色民宿等,打造具有本土民俗風情的濱海旅游特色產品,唱響新時代港口濱海旅游自主品牌。
港口海上運動資源豐富,浮潛、快艇、海釣等項目已成為吸引游客的熱點。接下來度假區將全力壯大海洋經濟產業,大力發展帆船、沖浪、快艇、游艇等高端海上運動項目。加快推進粵港澳深水網箱生態產業園項目建設,促進深水網箱、海上旅游、海上運動等產業聯動發展,將小星山開發為浮潛基地,針頭巖則可以打造為世界級的深潛旅游點。通過發展高端濱海旅游產業,延長游客逗留時間,解決“一日游”“一夜游”問題,拉動旅游消費,增加旅游營業收入,促進稅收增長。
港口還將推動、完善公共服務配套,解決“停車難”。打造智慧停車場,通過安裝地磁感應(停車誘導),建立一體化停車場后臺管理系統,實現停車自動導航、在線支付等智能服務,全面鋪設全自動化泊車管理系統,合理疏導車流。
傳承港口英雄民兵連紅色基因
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近年來,為進一步提升濱海旅游環境,港口度假區全力推進人居環境示范鎮、示范村創建工作,全區100%達到干凈整潔村標準。
50多年來,港口英雄民兵連繼承發揚優良傳統,立足崗位踐行使命,在鞏固海防、打擊走私販毒、搶險救災等工作任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多次獲得省、市、縣各類先進表彰,去年成功摘下“全國文明單位”這塊沉甸甸的金牌,今年7月被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黨委表彰為“先進黨支部”。
港口英雄民兵連緊抓陣地建設傳承紅色基因,著力打造紅色基因傳承平臺。2014年以來,先后投入300余萬元,改建連隊榮譽室,營造強軍文化氛圍。港口英雄民兵連先后被評為“紅色廉政文化宣傳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干部教育培訓基地”,每年組織多批次黨政領導干部、中小學生國防教育,組織連隊老功臣、新傳人講好戰斗英雄事跡。
惠州日報記者蔡偉健 藍斐菲 特約通訊員黃少卿 通訊員王熙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