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产日产国产精品乱噜噜_成人 在线_精品xxxx户外露出视频_精品久久中文网址_欧美18一12sex性处hd_国产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惠州報業傳媒集團官方網站

【比學趕超】打造深圳都市圈 美麗鄉村“惠陽樣本”

  惠州惠陽,深圳坪山,深圳都市圈的鄰里。

  這對鄰居“家”最大的區別在于——坪山都是新式樓房,惠陽屋后還有田園。

  鄉村,是我國現代化的“穩定器”與“蓄水池”。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振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

  惠陽擁有廣沃的土地與縱深的鄉村。激發鄉村潛力,提升土地價值,提高農民收入,實現城鄉共同發展,將為惠陽搶抓“雙區”建設重大機遇、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提供更穩定、更強大的動力。

  “比學趕超看縣區”觀察團走進惠陽的美麗田園,采訪調研惠陽在比學趕超中,如何向坪山但不限于坪山等先進地區學習創新思維、先進經驗,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項事業謀深、謀遠、謀實,探索大灣區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路徑,致力打造深圳都市圈的美麗鄉村“惠陽樣本”。

  

  比什么

  惠陽有102個行政村,1/4人口在鄉村

  坪山轄區總面積16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5萬(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下同),是深圳市可開發建設用地面積最大的區域。作為深圳東進戰略的重點區域,坪山產業用地寸土寸金,城市化一日千里。在近兩年坪山區政府工作報告和統計公報中,農業幾乎不再提及。去年坪山地區生產總值為801.05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億元,一產占比已可忽略不計。

  惠陽6鎮3街道共有31個社區、102個行政村。惠陽轄區總面積917.13平方公里,是坪山的5倍多;其中農用地101.30萬畝,占比73.76%。去年,惠陽地區生產總值為632.67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0.80億元。

  “惠陽農村面積大,農業占比體量不大但分量很重!被蓐枀^委書記翟偉鋒這樣形容惠陽農業和農村特點。

  惠陽鄉村人口眾多;蓐96萬常住人口中,城鎮人口71萬、鄉村人口25萬,鄉村人口占比26%。這意味著,4個惠陽人中就有一個鄉村人口。戶籍人口中這個比例更大,擁有惠陽戶籍的鄉村人口16萬,占惠陽總戶籍人口的38%。

  惠陽農業特色鮮明。去年全區全年糧食種植面積11.39萬畝,糧食產量4.25萬噸;蔬菜、花生、水果等作物種植面積近44萬畝,產量近54萬噸;蓐栨偮∈a優質荔枝,獲得國家地理標志認證和廣東省名牌產品稱號,有“中國荔枝之鄉”的美名。

  惠陽農村文化深厚。惠陽鄉村是典型的客家集聚區,客家風俗、飲食、服飾、嫁娶等傳統文化流傳至今,客家涼帽、黃金酥丸、客家釀豆腐等制作技藝入選廣東省非遺名錄;100多座客家圍屋分布于惠陽各鎮街,崇林世居、南陽世居等大型圍屋保留完整;惠陽客家鄉村走出葉挺、鄧承修、鄧仲元、葉亞來、廖似光、高恬波等歷史名人。

  大灣區“鄉愁”消費力最強客戶就在隔壁

  “握手”深莞,對外高速路網密集,廈深鐵路穿城而過,便利的交通互聯讓惠陽成為深惠、莞惠“雙城記”最明顯的地區,產業如此,交往如此,消費更是如此。

  深圳常住人口1756萬、東莞常住人口1047萬。對于工作生活空間小、強度高、節奏快、壓力大的深圳、東莞打工人而言,休閑省錢不是他們考慮的,找個“逃離”城市、看見“鄉愁”的綠水青山之地短暫放松,是他們的強烈需求。

  有一組數字興許能說明深圳都市圈人的出游意愿。據惠州移動大數據顯示,在今年5月1日和2日兩天,大灣區來惠深圳移動客戶75萬、東莞移動客戶39萬,占大灣區來惠人數的六成多。這意味著,2天時間里就有超過一個惠陽區總人口的深莞人來惠州。

  與惠東、大亞灣擁有漫長的海岸線不同,惠陽吸引深莞游客的是“鄉愁”,旅游市場主陣地自然在鄉村。每逢周末與節假日,惠陽的鄉村里,粵B、粵S牌小轎車和房車隨處可見。據惠陽區文廣旅體局統計,今年“五一”小長假,惠陽共接待游客22.8萬人次,鄉村游是惠陽旅游的主打牌。

  “我們離深圳都市圈太近了!被蓐枀^文廣旅體局副局長魏瑋感嘆,深圳東莞消費需求帶旺了惠陽鄉村旅游。旺盛的需求,讓惠陽鄉村精品民宿每開一個即成爆款,最明顯的是惠陽鄉村民宿精品典范——秋長谷里,35間庭院客房和套房簡直一房難求,即便是幾千元一晚的房間,也早早被深圳人預訂。以谷里相同模式打造的良井原鄉,66間客房同樣不夠預訂。有人笑著說,在惠陽農村某塊田里撒上一把格;ǚN子,開花時這里就能成“網紅打卡地”。

  旅游一業興百業旺,能有力帶動商業、餐飲、住宿、交通運輸、文化、農業等產業發展。2015年~2019年,惠陽共接待游客總人數達3362.88萬人次,旅游總收入128.96億元。

  土地分散難題成為惠陽鄉村振興瓶頸

  近幾年,惠陽不斷加強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2018年、2019年、2020年分別投入11.97億元、19.11億元、19.36億元財政資金支持鄉村建設。

  如果說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是鄉村振興的關鍵,那么激活農村土地資源就是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當下,“土地集約化程度不高”不僅是惠陽產業升級面臨的主要問題,也是惠陽鄉村振興遭遇的瓶頸。

  惠陽鄉村主要分兩種情況:

  一種是,臨深、臨莞的鄉村依托深莞產業轉移,大量村集體土地用于廠房出租,農村自建房出租居多,土地被分割式出租情況較為嚴重,統籌大規模集約用地困難。三和、秋長、淡水、新圩、沙田類似的鄉村多,以秋長街道南部片區鄉村最為明顯,臨深特點疊加伯恩效應,“秋南現象”一度成為惠州農業村向工業村轉型矛盾的典型。

  另一種,平潭、良井、永湖、鎮隆等地的農村,擁有縱深的農業腹地,農田和林地面積廣,是惠陽水稻、水果主產區,幾乎每個行政村都捏著農保地、生態林指標。鄉村田地、林地多以出租方式開發耕作,常年轉租、摞荒容易導致土地產權不明晰,不少鄉村集體用地缺乏,土地流轉率不高,限制了規;r業、田園綜合體等現代農業模式的推廣。

  身處大都市圈,隔壁就是大城市、大園區、大市場,有著便利交通條件、洼地效應的惠陽,若不能及時、有效地將資源與市場搶過來,很有可能在新一輪發展中錯失良機。畢竟,周邊的對手也在虎視眈眈。

  打破土地瓶頸制約,盤活農村的地與人,是惠陽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一場“學出舉措和辦法”的摸索與改革,在惠陽鄉村中正在進行。

  學

  學什么

  “白石股改”帶出一個臨深新農村

  白石村,惠陽秋長街道典型的臨深鄉村。面積2.1平方公里,僅有100畝耕地,下轄5個片區26個村民小組,一半的自然村與深圳坪山區接壤,兩地居民、企業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000年起,白石村承接深圳產業轉移,拓展租地辦廠模式,便宜的租金吸引眾多深圳中小企業。至2006年,在白石村落腳的大小企業已超過1000家,白石村成了典型的“農業轉工業村”。

  2008年,伯恩光學落戶秋長南部,白石村再次發生變化。作為用工大戶企業,伯恩發展高峰期帶動周邊外來人口超過20萬,讓白石村一下成了“外來人集聚區”。據統計,白石村戶籍人口3484人、常住人口18萬人、流動人口16.8萬人,本地村民與外來居民比例是1:51。

  劇增的人口給白石村各村民小組帶來經濟利益,也帶來治理難題。在忙于消除安全、治安等隱患時,村民糾紛抬頭,尤其是利益分配導致的糾紛占了近七成,其中300多位外嫁女利益問題鬧得很僵。

  “解決矛盾要從最難處尋找突破點,才能為發展搭建一個好平臺!卑资妩h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賴沛超帶著村干部到深圳、東莞、大亞灣學習農村股權分配制度,一頁頁“啃”對方的章程,邁出股改步伐。

  2017年,白石村選擇問題最多的高澳村民小組作為試點,對該村民小組問題進行梳理,次年開始股改。2019年,高澳村民小組召開股東大會,頒發股權證。隨后,股改在26個村民小組推進,先后成立了30個經濟體。

  為保障股改順利進行,讓村民口服心服,白石村委會聘請了3個專業團隊:法務團隊——提前研究各級政策法規和法律條文避免入坑;會計團隊——計算股改各方利益,用數據說話避免糾紛;律師團隊——遇上官司通過法律途徑解決,讓村民認識法律權威性。賴沛超說:“我們甚至鼓勵有意見的村民打官司,以此作為普法的真實案例,實現農村依法治理!

  結合實際,白石村制定《股份合作經濟社章程》《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確認暫行辦法》,確定股改幾大要點:固化以戶為單位;五年不增不減;每人每戶數額限制;外嫁女配股50%。“改革抓準兩大核心:一是解決資格認定問題,以戶為單位規避個人問題,將村規民約變家規、將村風民風變家風;二是解決資產確定問題,以戶確權方式解決土地界限不清晰難題,化解農村最關心的‘誰有資格分錢、什么人可以分錢、錢要怎么分’問題。”秋長街道黨工委書記楊志斌這樣評價白石村股改。

  白石村全村今年完成股改,但發展又面臨迫切問題——深圳產業外溢如火如荼,村里能用的地不多了,但之前出租的土地相繼到期,“寸土寸金”的白石村如何集約化整合用地,這道難題擺在村兩委班子面前。

  股改后,白石村謀劃“舊改”。珠三角的佛山順德有著前車之鑒,也有著豐富經驗。2018年,順德將村級工業園改造(村改)定為全區“頭號工程”,以鎮街一級集約村級用地開發建設現代化產業園。

  白石村兩委班子開始“啃”先進地區的發展經驗。“我們明確要引進的是用地少產值高、用工少科技含量高的企業,不能再像以前那樣了。”賴沛超介紹,他們正動員各村民小組集約到期的土地,由村委會統籌,向惠陽區、秋長街道協調招商選資,“從更高層面招商能引來更好的項目”。今年,白石村計劃集約16萬平方米出租地進行“舊改”試點。

  與此同時,白石村對老舊鐵皮廠房進行整治,以“工改工”方式鼓勵“工業上樓”,號召有條件的村民小組建設現代化廠房出租或合資共建,為此村委會特意請來第三方評估公司給村民上“經濟課”,租金比例多少才能讓落腳企業盈利擴產、合資共建出資多少才能讓各方有得賺,不能“殺雞取卵”。

  “周田示范”探索農旅融合新農村

  周田村,集客家文化、華僑文化、紅色文化于一體,是“鐵軍”葉挺將軍、“吉隆坡王”葉亞來和“長征女杰”廖似光的故鄉。

  面積6.8平方公里,下轄14個村民小組,農業占比90%,其中山林2.5萬畝、農保田1700多畝。

  10多年前,周田村部分土地被征收,“上田”村民紛紛外遷,田地與林地出租或由合作社承包,村里人氣越來越淡,朝著“空心村”發展。

  葉挺紀念館遷回周田重新開園的2011年,可謂周田村的“蛻變年”。葉挺將軍紀念園是國家4A級景區,也是全國唯一全面展示葉挺將軍生平事跡的紀念館(園),年均接待游客量近80萬人次。景區效應給周田村帶來源源不斷的游客,也帶來一系列市場需求。簡單的農家樂開起來后生意很火,客家圍屋、百年古樹、田園風光成了“最美的鄉愁”,慕名而來的游客帶旺了周田村周末游、假日游市場。

  短板很快顯露。公共設施不足尤其是停車場缺乏規劃一度成投訴焦點,低端的農家樂顯然不能滿足游客住宿需求,景點原始缺少包裝留不住游客,沒有體驗升級的鄉村游1.0版本,讓周田村文旅融合面臨困境,游客“一窩蜂”沖著周田來也讓村民“有點煩”。

  2019年起,周田村加強鄉村風貌管控,村里刮起一股“學習取經”風。村委會組織村民小組組長到浙江安吉、廣州從化學習,村民外出旅游也會不由自主做“對比”,汲取現代鄉村旅游先進模式經驗。

  “回來后,周田村里不管新建房還是改建房,都有統一的嶺南客家風格!敝芴锎妩h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葉遠雄介紹,周田打通內外交通循環、升級鄉村公園、規劃建設停車場、完善綠道管網、引進精品民宿,旅游配套逐步完善,農旅融合邁出一大步。

  此前,惠陽區對農旅融合也有成功的開發案例。例如引入碧桂園集團將秋長街道茶園村、良井鎮矮光村改造成秋長谷里和良井原鄉,成為深圳人紛至沓來的鄉村民宿,是“空心村”變身“網紅村”的典范。兩村均采取村企合作方式,把空置的房屋和土地入股與企業合作,村民或拿到房屋、土地租金,或在項目運營后拿到分紅。

  周田村文旅融合走的模式則不同。周田村的名人效應、文化加持讓其更具備打造成惠陽鄉村振興的范例,并以“周田效應”帶動周邊茶園村、官山村、雙田村、嶺湖村等共同發展,形成鄉村農旅融合示范帶;蓐柼岢龃蛟臁爸芴锷鷳B文化家園”,聘請經驗豐富的華南理工大學廣東旅游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導吳志才帶領專業團隊進行旅游規劃,打造“大灣區休閑旅游打卡地”、“鄉村振興人居治理示范村”。在扎實調研惠陽鄉村情況后,吳志才說:“我對周田推進鄉村振興很有信心!”

  作為“周田生態文化家園”中心,周田村加大土地流轉,探索將村民小組土地集約統籌開發,引入體驗式旅游業態,讓旅游規劃能真正落地。當下,外出村民也看到機會紛紛“回歸”,周田現有580戶人,還有300多戶村民申請回遷,鄉村的源動力逐漸被激發。“生態文化是概念,家園才是周田村的意義!比~遠雄說,家要有人住、有人來,才有人氣。

  惠陽鎮隆鎮。

  學習先進地區經驗,用活人才盤活土地

  “惠陽鄉村振興抓得早,但沒有形成連片,只是點!钡詡ヤh直言,原因在于惠陽大量農村土地分散,多用于出租,不利于統一招商、連片開發,田園綜合體、精品農業區、特色產業帶等規;、現代化農業模式難以施展,土地利用價值得不到進一步提升,對農民致富幫助不大。

  坪山區沒有農村,農業幾乎為零,坪山區政府部門機構設置中也就沒有農業農村局,以致于兩地干部在學習交流時,惠陽農業農村和水利局找到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坪山監管局,因為該局職能中有“負責轄區農業、畜牧業管理工作”。

  惠陽鄉村振興,坪山“無處可學”?并不是!到坪山區交流學習時,惠陽區各級干部印象最深刻的是對方職能部門、街道辦、社區居委會的年輕化、高效率。例如,坪山區發改局在編人員平均年齡31歲,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坪山監管局畜牧獸醫科正式公務員編4人,購買服務人員4人,負責坪山區屠宰、飼料、動物診療等相關工作,派駐34人駐屠宰場開展屠宰檢疫工作,坪山社區的工作人員中由90后“撐起大半邊天”。

  “學習深圳什么?學習先進的發展理念、管理經驗和專業精神,站在更高的格局實現鄉村振興。”惠陽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黨組成員、區委農辦常務副主任、區鄉村振興局常務副局長黃遠雄說。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農村基層組織是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有力保障,坪山干部隊伍年輕化無疑是惠陽鄉村最好的學習榜樣。在基層換屆選舉中,惠陽區優化基層黨組織班子結構,推動基層干部隊伍年輕化,尤其是鎮街黨政干部、村社區兩委成員。據惠陽區委組織部介紹,惠陽村社區兩委干部平均年齡38.85歲,比上屆下降2.63歲,不少村居兩委成員是80后、90后。

  白石村9位村兩委委員幾乎都是80后,其中30歲以下的有5人。26個村民小組組長全部不超50歲,甚至有好幾個是20多歲的年輕人!澳贻p人有沖勁、有想法,接受新事物快,不會帶著‘經驗主義’敷衍工作!辟嚺娉J為,白石村在轉型的當下,村兩委成員和村民小組組長十分關鍵,他們要比村民想得更多看得更遠走得更快,要沉得下去跳得出來,才能帶著村民一起順應時代潮流。

  學習對象不限于坪山;蓐枀^多個部門、鎮街、村居領導干部曾到浙江省、佛山市、汕尾市等調研鄉村振興。浙江省早在2014年就試點土地集約到村集體,“點狀供地”創新做法全省落地,將鄉村土地利用最大化;佛山市在鄉村工業園改造中力度最大化,75%的土地流轉率全省最高;汕尾市注重規劃引領建設鄉村振興示范帶,晨洲村利用產蠔特點建成產值7億元的蠔產業園,打造“廣東第一蠔”。

  提高土地流轉率,關鍵在集中流轉;蓐枦Q定:收!

  目前,惠陽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自然資源局等通過土地確權工作,正對農村各類用地科學統計,尤其對出租地、摞荒地等進行登記,為農村土地流轉提供準確數據。黃遠雄介紹,惠陽區正大力動員村民,土地出租合同到期后不再以個體方式出租耕地,而是將土地集約到行政村或自然村,由鎮街統籌進行統一招商,實現土地集中流轉,引進農業大型企業甚至龍頭企業開發。

  

伯恩集團廠區。

  

  怎么趕

  深化農村改革,爭取土地流轉率達75%

  今年5月,市委主要領導在惠陽調研鄉村振興時強調,要通過深化改革用活農村土地,推動新農村示范片建設;堅持系統營銷理念,加強推介、打響品牌、穩定客流,通過農旅融合帶動農村經濟發展。

  深化改革,用活土地,連片開發,農旅融合——這是惠陽鄉村振興的關鍵,惠陽區比學趕超“鄉村振興行動”將此作為重點,細化任務分工。

  農村發展,土地是基礎,農民是主體。完善社會治理與整合農村資源要趕超,惠陽拿出兩大“招數”:激活農民——推廣“白石模式”,出臺實施農村集體經濟管理辦法,實現農村股改全覆蓋,鼓勵將農村集體資產、資源入股參與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發展,進一步激發農村集體經濟活力;激活土地——建立土地流轉管理平臺,引導小農戶、散戶參與土地流轉到集體經濟組織,爭取流轉率達75%以上。

  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要振興。盤活農村土地資源的同時,惠陽將出臺實施鄉村產業項目招商引資細則及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培育發展現代種植、鄉村旅游、休閑度假、健康養生等業態,謀劃18個文旅、農旅項目,明年底實現建成開放。

  打造“三鄉”建三條鄉村振興示范片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科學做好鄉村振興規劃,必須立足特色資源,以市場為導向,以增收為目標,優化特色產業布局,發展富民興村產業。

  “吸引大都市圈消費力最強的群體到惠陽‘享受鄉愁’,要有拿得出手的東西!钡詡ヤh說。

  惠陽特色村打造收獲頗豐。去年,秋長周田村榮獲“廣東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秋長茶園村獲評“廣東省文化旅游名村”,鎮隆井龍村獲評“廣東特色產業名村”。

  單打獨斗不如合力致遠。惠陽根據農業基礎與鄉村特點,正打造“三鄉”示范帶——懷安原鄉田園休閑示范帶、將軍故鄉文化體驗示范帶、東坡荔鄉農業觀光示范帶,帶動當地5萬村民參與農村集群建設。

  平潭、良井、永湖三鎮是惠陽蔬菜主產區,擁有六谷裕興、亞維濃等大型農業綜合體,惠陽跨鎮連片打造占地289平方公里的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惠陽區蔬菜產業園。以此為基礎,惠陽串聯起美麗鄉村示范村、現代農業產業園和田園綜合體,打造一條12公里長的“懷安原鄉田園休閑示范帶”,推動農工貿旅融合發展。

  秋長街道集紅色文化、客家文化、僑鄉文化和自然生態于一體,“將軍故鄉文化體驗示范帶”將把茶園村、官山村、周田村和雙田村串聯起來,12公里示范帶重點發展精品農業、觀光農業和休閑農業,通過“農業+生態+文化+旅游”,推動農文教旅融合發展。“周田文化生態家園”也將依托這條示范帶,重點打造成惠陽核心文旅吸引地。

  鎮隆是惠陽荔枝主產區。11公里長的“東坡荔鄉農業觀光示范帶”依托鎮隆“東坡荔”品牌,將串起崇林世居、“四大半圍”革命遺址等資源,以“農業+旅游”模式實現特色精品農業和鄉村旅游融合發展。

  注重品質打響品牌,堅持產業優先

  在惠陽區人大代表、區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主任古幸福眼中,蔬菜與荔枝是惠陽響當當的“兩大寶貝”。他認為,惠陽要立足于農業本質,繼續做好粵港澳大灣區的“菜籃子”“果盤子”“米袋子”,成為大灣區優質水果蔬菜供應基地。

  目前,惠陽正通過區域優勢進行產業整合,以農業龍頭企業為引領,大力發展智慧農業、科技農業,構建現代農業產業園。以功能疊加融合升級,引導農業產業園、有機農場等導入文旅產業,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實現“農業景觀化,景觀產業化”。

  打造區域性地標品牌,惠陽重點做好鎮隆荔枝這篇文章!皣业乩順酥+東坡名人文化”是鎮隆荔枝的兩個制高點,惠陽將從“商品荔枝”轉向“文化荔枝”的高度,通過文旅賦能,整體提升鎮隆荔枝的附加值,高品質、高水平、高起點打造“東坡荔鄉”,推動文產旅一體化發展。

  “未來,惠陽的農村絕對是寶地!钡詡ヤh對此充滿信心。

 

  惠陽周田村。

  

  如何超

  一個區域、兩大高地、三張名片

  疫情之后,城市與鄉村發展迎來新變化與新機遇。

  世界旅游城市聯合會首席專家、中國旅游協會休閑度假分會會長魏小安表示,當下,城市休閑是大眾性的,鄉村休閑是普遍性的,度假享受是新型消費,房車和營地是未來導向,這是中國旅游未來發展趨勢,消費引領供給、供給促進需求。

  吳志才曾參與惠陽區全域旅游發展規劃,目前正帶隊對“周田生態文化家園”項目進行規劃。他認為,粵港澳大灣區中,惠州全域旅游重點就在廣大的鄉村,惠陽發展鄉村旅游的優勢集中體現在“一個區域、兩大高地、三張名片”。

  一個區域:區位格局。從粵港澳大灣區視角來看,惠陽坐擁“水陸空鐵”立體式交通樞紐,是粵港澳大灣區東部新門戶;從深圳都市圈視角來看,惠州全域納入深圳都市圈,惠陽是深圳東進戰略的橋頭堡,緊鄰深圳、東莞,強大的客源市場和高消費群體是惠陽發展鄉村旅游最大的區域依托。

  兩大高地:文化、產業高地。文化高地,惠陽是“紅客僑”文化的交融之地,“紅色文化、客家文化、華僑文化”三大文化在惠陽集中體現、融合發展;產業高地,以現代農業產業園、有機農場、農業莊園等為代表,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蔬菜水果產業基地。

  三張名片:名人、名樓、名果。名人,以葉挺、葉亞來、廖似光等一批歷史名人為代表。葉挺故居正在聯動周田村、茶園等村落升級打造成為生態文化家園,“葉挺名人文化”逐步向“葉挺名人產業”裂變;名樓,以客家圍屋為代表,形成了客家圍屋集群;名果,以鎮隆荔枝為代表的嶺南佳果,成為國家地理標志,東坡荔品牌已經逐步打響。

  

秋長茶園村客家圍屋民宿。

  “鄉村建設”轉向“鄉村運營”,“單打獨斗”轉向“合作聯動”

  當前,惠陽鄉村旅游“點范”明顯,一些鄉村探索出良好的發展模式。觀察團認為,一是政府層面實施主導,打造先行示范點;二在企業層面由農業起家,不斷融合升級。

  “政府主導的美麗鄉村建設為惠陽區發展鄉村旅游奠定了基礎。”吳志才認為,惠陽美麗鄉村建設以鄉村基建、人居環境整治為核心,形成了一個個美麗鄉村示范點,例如秋長街道的周田村、茶園村,良井鎮的霞角村、大白村、矮光村、時化村和平潭陽光村等;農業企業融合升級,體現在惠陽區的有機農場、農業公園等休閑農業,都是以農業起家,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地疊加旅游功能,進而轉型升級發展休閑農旅產業,如亞維濃等。

  “持續推動惠陽鄉村旅游升級發展,重點做好‘兩個轉變’。”吳志才認為,一是從“鄉村建設”向“鄉村運營”轉變。美麗鄉村階段政府“輸血”完成硬基礎設施建設,進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階段要以“運營”前置的思維來經營鄉村,從而激活鄉村的內生動力,實現鄉村的自我“造血”。二是從“單打獨斗”向“合作聯動”轉變。由點連線、織網成面,抱團發展,統籌大鄉村資源,整體打造鄉村旅游目的地?蓛炏韧苿又芴锎、茶園村、官山村、雙田村、嶺湖村等五村聯動,整體打造周田片區生態文化家園;優先整合霞角村、大白村、矮光村、時化村四村一體,整體打造“良辰美井”鄉村旅游目的地!白龊眠@兩個新示范,形成聯動效應,惠陽鄉村就會連片靈動。”

 

鎮隆荔枝。

  借力政策上山下鄉,品讀惠陽“四大名著”

  在“后疫情時代”,鄉村休閑成為各界關注并寄予厚望的領域。魏小安表示,當下鄉村發展要避免同質化,注重打造區域品牌,突出自己的異質化。

  觀察團認為,與惠東、大亞灣主打濱海旅游相比,“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特色的傳統古村”是惠陽旅游最大的魅力所在,需慢慢品味;蓐柭糜慰山枇Α熬G色發展,鄉村振興,文化復興”三大戰略,打造“上山下鄉,品讀惠陽‘四大名著’”全域旅游發展路徑。

  “上山”就是綠色發展,成為“兩山理念”的踐行地。以“白云嶂、黃巢嶂、楊梅嶂”三山為依托,形成三大環山產業圈,樹立“山上樹品牌,山下做產業,環山振鄉村”的山地開發理念,整體構建百里環山度假產業帶,推動“美麗生態”向“美麗經濟”轉變;“下鄉”即融合發展,成為“鄉村振興”的示范地。以“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為抓手,推動鄉村振興,通過建設鄉村旅游特色村,推廣鄉村旅游精品線路,打造“歸善人家”民宿公共品牌等,從而推動惠陽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

  吳志才用“四大名著”形容文化賦能旅游,他認為惠陽可打造“名人、名果、名樓、名城”四大區域性公共品牌,建設“文旅融合”的樣板地。打響葉挺故里名人品牌,推動葉挺將軍紀念園與周田村一體化發展,同時聯動官山村、茶園村等共同打造將軍故里,逐步構建以葉挺紅色文化為核心的名人文化產業鏈;打造東坡荔鄉名果牌,建設東坡荔鄉國家田園綜合體,演繹“東坡+荔枝”文化故事,激活美“荔”經濟;打響客家圍屋名樓牌,活化客家圍屋古建筑,成為客家文化對外形象展示窗口;打響淡水老城名城牌,激活淡水老城,通過“景區、社區、商區”三位一體發展,實現“文旅生活化、生活文旅化”兩化融合,打造成為“老城市、新活力”的典型示范。

  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張旭華 曾興華 廖桂旭

  采寫 惠州日報記者李向英 黃尉宏 劉煒煒 黃岸媚

  專家 華南理工大學廣東旅游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導吳志才

編輯:張海游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黄色大片日韩 | 嫩草网址 | 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一区 欧美一区 | 欧美日本在线播放 | 欧美日本韩国 | 激情片网站| 亚洲va国产va天堂va久久 | 亚洲激情自拍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成人影院久久 | 日韩成人免费在线 | 81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 | 日韩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国产高清不卡 | 黄色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 久久久久久综合 | 在线看的毛片 |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搜索 | 国产免费大片 | 久久成人免费视频 | 9191精品 | 亚洲午夜精品视频 | 热久久免费 | 欧美精品在线播放 | a级毛片免费播放 | 丁香六月色婷婷 | 日本亚洲天堂 | 国产日韩欧美精品 | 欧美福利一区 | 久久6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网站 | 91超碰在 | 国产精品99久久久 |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 | 欧美另类一区 |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在线播放 | 欧美 日韩 综合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