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生關鍵小事,辦好青年心頭大事。今年4月,惠州市青年工作聯席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惠州市2025年青年民生實事(草案)》,10項青年民生實事新鮮出爐,重點幫助解決青年在就業創業、社會融入、權益維護、文化需求等方面的操心事、煩心事,努力營造“城市對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為”的氛圍。
為進一步給全縣青年創造更多的發展機會,營造更大的發展空間,引導青年在新時代展現新擔當、新作為,近期,龍門縣通過打造龍門縣鄉村青年創業基地,設立“惠州青年人才驛站”龍門站點等方式,不斷開創青年工作新局面,奮力譜寫龍門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鄉村青年創業基地內陳列的龍門特色農產品。 惠州日報記者黃宇翔 通訊員龍融心 攝
鄉村青年創業基地引入企業75家
隨著農村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青年人才投身廣袤的鄉村大地,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新鮮血液。日前,龍門縣鄉村青年創業基地正式揭牌,為在龍門創業的青年團隊提供“一站式”服務新平臺,也為推進“百千萬工程”和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引領區建設注入青春活力。
龍門縣鄉村青年創業基地位于龍城街道水西村,由原來村里的水西小學改建而成。此前,水西小學一直閑置,乘著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引領區建設的東風,龍城街道引入惠州市三劍客產業園管理有限公司,以“政府主導+企業運營+創業青年入駐”模式,投入300萬元對水西小學進行整體改造。
據惠州市三劍客產業園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該基地以“生態賦能、青年引領、產業融合”為核心,聚焦鄉村振興與產業升級需求,搭建青年創新創業生態圈,推動人才、技術、資本下沉鄉村。基地配有低成本辦公場所、共享功能室,可滿足進駐企業日常辦公與會議、洽談需求;共享直播間則為電商直播行業提供專業場所。此外,基地建設村級物流配送節點,用于整合物流資源,保障農產品等物資的運輸流通。
目前,龍門縣鄉村青年創業基地共引入企業75家,涵蓋新能源科技行業6家、信息科技行業15家、貿易行業33家及其他行業21家。
“我們是一支年輕的電商團隊,想大展拳腳卻受限于資源缺乏,進駐后這些問題都得到了解決。”筋斗云(惠州)竹木發展有限公司經理林謹龍說,除了完善的配套設施,基地還為他們提供資源對接、法律金融扶持及“一對一”導師輔導,通過電商運營、品牌營銷課程幫助其優化商業計劃,協助申報政策資金。對于企業今后的發展,林謹龍充滿信心。
接下來,龍門縣鄉村青年創業基地將從企業孵化、人才培育、產業發展等多方面發力,計劃3年內孵化初創企業150家,帶動就業300人,培育年銷售額超千萬元的電商品牌5個。同時,通過政策創新、數字賦能與資源整合,將基地打造成縣內鄉村創新創業的高地。
“惠州青年人才驛站”龍門站點啟用
日前,“惠州青年人才驛站”龍門站點的啟用儀式暨“竹”夠有才非遺竹編手工活動在龍門縣舉行。活動旨在促進青年成長與區域經濟發展,進一步發揮青年人才驛站的功能,吸引更多青年人才匯聚龍門。
在隨后的座談交流中,相關單位負責人耐心傾聽青年代表的提問,結合自身經驗為他們答疑解惑、分享觀點,并鼓勵青年代表要堅定文化自信,積極傳播龍門的歷史與優秀文化,將龍門的故事講得更寬更遠,讓更多人了解龍門縣對青年人才的重視與支持。青年代表陳澤彬表示:“建設人才驛站能很好地解決求職難題,為畢業生提供免費住宿和就業指導,這對我們來說是一項非常貼心的政策。它不僅能緩解‘畢業即失業’的焦慮,還能讓人才真正扎根龍門,為縣城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竹”夠有才非遺竹編手工活動上,非遺傳承人生動講解了竹編技藝的核心,并帶領大家追溯竹編技藝的千年歷史。在非遺傳承人的悉心指導下,活動人員分組體驗制作竹編,這一過程中,大家深刻感受到竹篾傳遞的韌性與生命力,紛紛表示活動意義非凡,受益匪淺。“參與這次活動讓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傳統技藝的精髓,親身體驗的過程也讓我更直觀地感受到非遺的魅力。讓我們更加熱愛和珍惜傳統文化。”青年代表陳昊晴興奮地說。
據了解,“惠州青年人才驛站”是團市委、市住建局共同推出的公益項目,該項目以“人才驛站+社群服務+優惠房源”為基本模式,為來惠、留惠的高校應屆畢業生、畢業兩年內高校畢業生(含海外留學生、港澳畢業生)提供免費住宿、就業(創業)指導、政策資訊、讀書交流、婚戀交友、住房安居、城市融入等“一站式”服務。
惠州日報記者黃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