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文明車,行文明路,為引導交通參與者養成喇叭不亂鳴的文明習慣,凈化惠東縣交通秩序。12月31日下午,中共惠東縣委宣傳部、惠東縣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聯合惠州報業傳媒集團超網新媒體有限公司在該縣南湖公園百姓舞臺開展“喇叭不亂鳴,惠東更文明”主題志愿服務活動。
宣讀“禁鳴”倡議書 呼吁全民齊遵守
“現在遵守交通規則的人多了,但亂摁喇叭的情況仍然困擾著我。”住在新平大道附近的居民歐女士對擾人的喇叭聲苦不堪言。她說,每次走在路上或是晚上入睡時,路上的小車和摩托車喇叭聲此起彼伏,希望所有駕駛員都能養成不亂按喇叭的好習慣。
交警與志愿者向現場群眾發放宣傳資料。
“噪音會損害聽力,還會使人感到情緒煩躁,睡眠質量下降,影響工作效率。”惠東縣婦幼保健院的袁醫生說,噪音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特別對于聽力尚未發育完全的嬰幼兒來說,還有可能影響到其智力發育。
交通文明是城市文明的窗口,是市民文明行為的體現。構建良好的人居環境,不僅是人民群眾的心聲,更是每一位公民應盡的職責。活動現場,惠東縣愛心群志愿者協會會長李乾國宣讀“喇叭不亂鳴,惠東更文明”倡議書,發出如下倡議,一是自2020年12月31日起,在學校、醫院、住宅區、企事業單位等周邊區域不亂鳴喇叭;二是遇行人通過路口時,自覺禮讓斑馬線,不因行人腳步慢而亂鳴喇叭催促;三是遇交通擁堵時,不發泄情緒鳴喇叭,不做“路怒癥患者”;四是廣大黨員干部和公交、出租車行業帶頭遵守禁鳴規定,引導和帶動其他交通參與者不亂鳴笛、不與行人搶道,努力減少交通噪聲,還寧靜于市民。
志愿服務活動豐富 現場市民積極參與
據了解,活動現場安排了文藝節目表演、文明交通知識宣講、趣味知識問答等環節。當天的活動得到惠州市今日公益志愿服務隊、惠東縣愛心群志愿者協會、惠州陽光探訪志愿服務隊、惠州市世濟堂志愿服務隊等支持,志愿者們為市民提供義診義剪、送健康、送關愛等服務。
志愿者發放禮品。
惠東縣愛心群交通志愿服務隊與交警工作人員一起向現場群眾發放《喇叭不亂鳴倡議書》等宣傳資料,進行文明出行宣傳,傳達文明交通意識。“志愿者按摩手法很好,還會提醒我回家用熱敷。”“現在工作生活用電子產品時間長了,容易腰酸背痛,按摩治療很有必要。”惠州市世濟堂志愿服務隊現場為市民免費治療,耐心回復現場觀眾咨詢。“剪了頭發過新年了!”在愛心義剪區域,志愿者熟練地操作著理發工具,細心地為市民修剪出令其滿意的發型。
“文明城市呼喚文明市民,讓我們從自覺抵制亂鳴喇叭開始,齊當文明交通的參與者、文明惠東的守護人。”惠東縣文明辦副主任盧思歷說,近年來,該縣群眾文明意識和道路交通安全意識明顯增強,為更好地實現還“靜”于民,還“靜”于城,通過此次主題志愿服務活動,呼吁該縣群眾從關心他人的角度推己及人,勿因高漲的“路怒”情緒讓原本善意的警示變成違法鳴號,共同來營造文明的交通環境,以實際行動提升的生活環境質量。
(文字:惠州報業全媒體記者洪鵲兒 圖片:惠州報業全媒體記者黃昌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