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東,“梁化舊邦”郡治地,倚山襟海豐饒縣。
蓮花山脈蜿蜒如龍,巽寮海域風光旖旎,西枝江逆水西行,惠東山川雄奇而秀麗,蘊藏著豐富的物產資源,涵養了豐厚的歷史文化,養育了尚武重商、敢闖敢干的惠東人民。
“問·策惠東”,要點在問,宗旨在策。問·策的目的是集思廣益,凝心聚力共創惠東的美好明天。
(一)
歷史,總是在變化中前行。
惠東,已經到了非變不可的歷史關口!
暑期熱映大片《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有句最熱血的臺詞:“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說了算!”生來就帶點魔性的哪吒,最終能夠扶正祛邪、化魔成仙,全在自己的浴火修煉。
如果打個比方,惠東正像一個成長中的哪吒——向海而生,既有膽識過人“正”的一面,也曾有些許頑劣“邪”的因素。惠東的未來向何處去,能否除“魔”成“仙”,關鍵要看今天的惠東如何自我修煉。
今天的惠東,要革故鼎新,走向發展的春天,非有“哪吒精神”不可,非經過脫胎換骨式的自我革命不可。
調研采訪組走進惠東的這些日子,獲得的一個最大感觸就是:今天的惠東,需要變,必須變,也能夠變,唯其如此,才能掀開歷史新篇,開創一個全新惠東。
(二)
惠東,為何要變?
惠東,已經到了聚變爆發的歷史關口!
聚變,物理學上是指某些元素結合釋放巨大能量的過程,太陽就是因核聚變而發出巨大的光和熱。聚變反應作為方法論已被經濟發展、企業管理廣泛應用,惠東的發展因機遇聚集而產生巨變,大發展的歷史窗口猛然打開了。
風從海上來——
兩大科學裝置,猶如一聲春雷,乍響在稔平半島。這是兩大“國之重器”,站在國際同領域科學研究最前沿,其科技運用和科技產業化所產生的巨大經濟效益和綜合效益,已得到相當印證,給世人以無限的想象空間。
依托這兩大“風火輪”,惠州正籌建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正參與謀劃全國第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兩大科學裝置和多個大能源項目落戶稔平半島,未來十年內,將有上千頂級科學家在惠州、惠東工作,“能源科技島”雛形變得愈發清晰。這意味著,在惠東的能源科學研究和科技成果就地產業化,具有風向標意義,發揮引領性作用。新能源產業極有可能使惠州的產業由追趕型轉變為引領型、主導型,實現產業升級的歷史性突破。
粵港澳大灣區戰略正緊鑼密鼓實施,廣東全力構建“一核一帶一區”發展新格局,提高全省發展平衡性和協調性,惠東的區位兼處“核”與“帶”范圍內,可藉此獲得歷史性的雙重開發之利。
中央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要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全球標桿城市,讓毗鄰深圳的海洋大縣惠東,擁有了接受輻射“近水樓臺”之機。
風從山上來——
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海陸豐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出臺,為惠東做好山的文章,加快山海聯動,增強山區造血功能,推動“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提供了有利條件。
風從江上來——
在西枝江畔白花鎮,一座新材料產業園即將“誕生”,總投資600多億元,實現與大亞灣石化區隔墻供應,年產值將達1200億元,為全市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經濟新增長極提供重要支撐。
多重歷史機遇聚集疊加,惠東,必須來一個聚變反應,來一個哪吒式的功夫巨變,沖出九天!
(三)
惠東,如何謀變?
惠東,已經到了裂變新生的歷史關口!
惠東要變,唯有首先沖破阻礙,才能為聚變贏得空間。惠東的阻礙是什么?發展的短板在哪里?
產業結構不合理。工業短板特別明顯,房地產業占比過高,商貿物流、制鞋等傳統支柱產業面臨困境,康養旅游等新興產業低端發展;
營商環境有差距。“路人”“佛系”心態普遍存在,有的小事、易事辦成了難事,企業、群眾辦事不夠便利,政府服務效率亟需提升;
工作作風待改進。“賺快錢”思想痼疾還較為嚴重,干部群眾的心思沒有很好地聚到謀創新、謀發展上;
人才難招更難留。軟硬環境建設不到位,創新創業氛圍不濃厚,聚才引才磁場效應不強;
區域發展不平衡。沿海欣欣向榮,山區貧窮落后,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突出,山區發展亟待突圍。
愛之愈深,責之愈切。
我們必須正視:惠東經濟尚處于全市后列,不盡如人意,與其優越的區位、豐富的資源、悠久的歷史很不相稱。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惠東要裂變新生,唯有革新。要用改革創新的辦法,破除一切阻礙,補齊發展短板。
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惠東當大力發揚永不服輸的“哪吒精神”,脫去“凡胎”,重塑“風骨”,打破束縛,沖出九天!
(四)
惠東,何以能變?
惠東,已經到了精神嬗變的歷史關口!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惠東人是很有骨氣的,也是敢作敢當的,具有像哪吒般勇于擔當的地域文化性格。
走進歷史深處,我們不難發現,惠東人或耕讀傳家,學而優則仕,凝練出崇文重教、樸實敦重、勇于開拓的大山性格;或揚帆遠航,向海求生,淬煉出不甘寂寞、無畏無懼、敢于冒險的海洋氣質。
惠東人有尚武之風——從南越王趙佗率虎狼之師屯兵梁化,到南宋文天祥舟師船澳以抗元,再到明代名將俞大猷陳兵白馬以抗倭,再到清末黑旗軍劉永福團練多祝,再到高潭紅色兒女的舍生取義,再到威震南疆的港口英雄民兵連,及至去年抗擊“8·30”特大暴雨,惠東人眾志成城,展現了“嶺東雄郡”無畏無懼的英雄氣概。這些令人血脈賁張的英勇事跡,都發生在惠東這片熱土。
惠東人有崇文之氣——多祝呂龍光,摘得惠州科舉史上惟一的“會元”桂冠;清代歸善縣共產生10名進士,惠東占其三;清代3名歸善籍“解元”,惠東又占其二。
惠東人有創新之魄——中國乃至遠東第一家玻璃制造廠誕生于平海碧甲,清末寶口名士陳伯貞創辦廣東首家機器織襪廠,民國多祝將軍翁式亮創建的惠陽平潭糖廠,“與世界糖業最興盛之國家相比較,亦可不分伯仲,毫無愧色”。改革開放后,惠東人又闖出了一條制鞋之路,使惠東成為蜚聲中外的“中國女鞋生產基地”。
這些優秀傳統文化在惠東的歷史深處發光,是惠東人能夠甩掉歷史包袱、再創輝煌的營養劑、催化劑。
我們有理由充分相信,用優秀的傳統文化置換掉糟粕文化,果斷斬除“賺快錢”的思想痼疾,就能夠重塑惠東文化DNA,樹立起敢為人先、敢于擔當、勇于創新的新風尚。
哪吒“剔骨還肉報父母”。我們期待惠東,大力發揚這種敢作敢當的“哪吒精神”,以奮斗建設家鄉,筑就“精神高地”,一鼓作氣,沖出九天!
(五)
惠東,該如何變?
惠東,已經到了質變躍升的歷史關口!
惠東人,是敢闖敢干的,有種哪吒般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
改革開放初期,一位惠東籍港商帶著制鞋手藝和一些設備,回到家鄉惠東縣黃埠鎮辦起了第一家鞋廠。短短十幾年間,惠東的制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最終成為“中國女鞋生產基地”。高峰時期,惠東制鞋企業超過10000家,從業人員超過30萬人,女鞋年生產量超過10億雙,平均到全球,每四位女性就有一雙惠東女鞋,惠東人的聰明能干可見一斑。這是惠東“一次創業”的美好記憶。
今天的惠東,“二次創業”的機會來了。
可以說,惠東“一次創業”是摸著石頭過河,缺少外來資金,缺少外來項目,更缺少外來高科技技術,是全靠自己勇闖打拼出來的機會,是傳統制造業的野蠻生長。那么,這次“二次創業”的重大歷史機遇,是國家、省、市的戰略布局,是世界尖端科技的領銜帶動,是高新技術產業的時代賦能,是高質量發展的“變道超車”。
這樣重大的歷史性機遇豈能錯過?豈容錯失?
“上下同欲者勝,左右齊一者強。”肩負新時代重要使命,作為惠州建設國內一流城市的重要支撐,惠東只有掀起“二次創業”熱潮,邁出高質量發展質變的歷史性一步,才能不負時代。
“物華天寶,萬里春風陶禮樂;人杰地靈,百年事業賴勤功。”這是具有5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皇思揚城門前的一副楹聯。惠東,當拿出當年創辦鞋業的闖勁干勁來,用“二次創業”的大潮滌蕩歷史沉疴,用“二次創業”的烈火點燃創富夢想,用“二次創業”的大旗凝聚洪荒偉力,用“二次創業”的輝煌證明能干的惠東。
哪吒鬧海闖龍宮。惠東,當大力發揚敢闖敢干的“哪吒精神”,掀起“二次創業”大潮,一往無前,沖出九天!
(六)
惠東,會怎么變?
惠東,已經到了創造巨變的歷史關口!
未來已來。不妨和惠東來一個“十年之約”——
歷經一番脫胎換骨,兩大科學裝置聚變效應,高能產業鏈條拓展延伸,科學實驗室不斷涌現,眾多科學家薈聚于此,全球前沿產業進駐,研究機構、科技院校落戶……十年后的惠東,必將是一個國際化、現代化的科技新城、能源新城、創新之城。
城市交通暢通無阻,高品質公園、學校、小區拔地而起,青年創新創業無處不在……十年后的惠東,必將是一個科產城人融合的品質新城。
黃金海岸線上踏浪休閑,碧藍大海中游輪進出,特色海島潛水探險……十年后的惠東,或可媲美法國尼斯、美國邁阿密,必將是一個全球化的休閑新城。
惠東,需要像哪吒一樣,駕馭兩大“風火輪“,舞起紅色混天綾,奮起一搏,敢叫山海換新顏,以聚變反應,開創巨變未來。
“彩筆昔曾干氣象,人文從此際風云。”這是惠東九龍峰下文昌宮的一副楹聯,其中蘊含著惠東人民的歷史自豪和文化自信,更寄托著惠東人民對于文化昌盛、經濟繁榮美好未來的熱切期盼。
丹桂飄香的金秋,是嶺南的收獲季節,也是為未來的更大豐收謀劃和耕耘的寶貴時節。向海而興,依山而旺,沿江而盛。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務實敦重、崇文重商、雄武尚新的惠東人民不憚于自省、不甘于平庸,必會以敢為人先、奮勇向前的雄武精神氣魄迸發出創新發展的強大動力,在蓮花山下、西枝江畔、巽寮海濱,上演一幕幕威武雄壯的大劇,讓惠東早日重返一流行列,讓“梁化舊邦”郡治故地煥發出新的時代風采,展現出別樣的惠東魅力!
努力耕耘吧,惠東人!
奮發拼搏吧,惠東人!
讓“置換反應”在惠東綻放出蓮花般多樣的豐碩成果!
讓歷史記住這一代奮發有為的惠東人,記住一切熱愛惠東、關心惠東、支持惠東,為惠東的發展貢獻智慧和心血的人們!
讓我們以熱切的目光祝福惠東,期待惠東在聚變中走向春天,創造巨變!
總統籌:蔣勤國 王昆發
統籌:李朝榮 曾興華
采寫:白 璐 嚴藝超 戴 建 李向英 馮麗均
(來源:2019年08月26日《惠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