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區政協八屆常委會工作報告曬出亮眼成績單
429件立案提案辦結率100%
全會協商獻良策、專題協商添助力,提案督辦規范有力、視察監督作用明顯……這些鼓舞人心的字眼,是惠城區政協八屆常委會工作報告中提及的。過去五年,八屆區政協工作取得那些亮眼成效?對新時代區政協工作又提出了哪些建議?這份工作報告中都能找到答案。
過去五年
“十大行動”建議助推惠城搶抓大灣區發展機遇
五年來,八屆區政協自覺在服務中心大局上深入調研,廣泛協商,建諍言、謀良策,為區委區政府科學民主決策提供不少高質量的參考。
借助全會平臺,組織黨派團體作較高質量大會發言56篇,通過分組和界別聯組討論政府工作報告等協商建言,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321條,其中,“關于將江南街道祝屋巷打造成特色風情街的建議”“關于打造橋東新韻古城,彰顯歷史文化名城的建議”等建議被吸納到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和推進措施之中。
在開展專題協商活動方面,召開了5次議政性常委會議、6次主席重點協商會議,形成了調研報告和建議案11份,助推區委決策部署落地落實。圍繞全區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形成關于聚焦企業關切問題、營造一流營商環境的六方面21條常委會建議,被區政府吸納到推動全區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圍繞對標深圳,歷經數月調研形成了專題調研報告,提出“十大行動”建議,助推惠城搶抓大灣區發展機遇。
助推每年增加財政投入約2000萬元支持基層醫療發展
五年來,區政協共收到提案834件,立案429件,辦結率100%,滿意率99.6%。重點提案《關于振興鄉村優先發展農村教育的建議》經辦理協商,區政府相關部門出臺了《惠城區統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實施方案》,采取一系列舉措提高農村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有效促進了教育資源均衡配置。
與此同時,圍繞鄉鎮基層醫療衛生、食品安全監管、住宅小區消防安全、農村人居環境、基層社會治理等議題開展專題視察,助推相關工作補齊短板。尤其是在解決基層群眾“看病難”問題上,助推區政府每年增加財政投入約2000萬元支持基層醫療發展。
緊扣區重點工作,區政協組織開展了對《關于推動橋東濱江路片區升級,打造夜間經濟樣板街區的建議》落實情況“回頭看”評議監督活動,提出完善業態規劃、豐富片區文化內容、完善基礎配套建設等建議,為形成布局合理、業態多元、管理規范的夜間經濟鼓與呼。
今后五年
圍繞中心工作多提前瞻性可行性建議
未來五年,在服務中心大局上,區政協將以助推“十四五”時期惠城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重點,圍繞建設“更高質量的實力惠城和更有品質的幸福惠城”目標要求,為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多提前瞻性、可行性的意見建議。同時,瞄準深化改革的痛點堵點、事關群眾利益的難點熱點問題,重點圍繞實體經濟、城市規劃、鄉村振興、營商環境、法治建設、生態文化等重點課題,深入調查研究,提供有價值的建議。此外,就重大項目建設、環境保護、醫療教育、社會治理等民生實事落實開展民主監督,助力黨委政府解決問題、推進工作。
凝聚共識提升履職效能為改革發展添助力
未來五年,區政協將牢牢把握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利用政協代表性強、聯系面廣、包容性大的優勢,為改革發展添助力、增合力,積極為區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在政協履職創造條件。
在提升履職效能上,區政協將大力加強自身建設和委員隊伍建設,完善委員學習培訓、履職評價、聯系走訪等制度,切實提升委員履職的意識和能力。加強專委會、界別、委員聯絡機構等工作力量,為委員履職提供有效的組織載體和服務保障。同時,加強政協機關建設,深化模范機關創建,著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的機關干部隊伍。
惠州日報記者彭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