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贛深高鐵五城黨媒聯動大型采訪昨日啟動
首站走進多彩河源
惠州日報訊 東江浩蕩,粵贛情深!贛深高鐵通車在即,深圳、東莞、惠州、河源、贛州5座沿線城市將迎來新發展機遇。11月17日上午,贛深高鐵五城黨媒聯動暨“五城耀粵贛 融抱大灣區——走進多彩河源”大型聯合采訪活動正式啟動,來自五城黨媒及粵贛兩地眾多主流媒體的“大咖”齊聚河源共同見證,一起講好高鐵助力高質量發展的精彩故事。
贛深高鐵五城黨媒聯合采訪團在河源萬綠湖采訪。贛深高鐵五城黨媒聯合采訪團記者王建橋 攝
主流黨媒采編創新助力擴大五城內需
贛深高鐵作為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一頭連著粵港澳大灣區,一頭連著贛南革命老區。全線通車后,不僅實現廣東“市市通高鐵”的目標,粵港澳大灣區“半小時生活圈”和粵贛兩地“兩小時經濟圈”基本形成,必將在開放平臺共享、重點產業合作、公共服務接軌等方面對沿線五市產生深遠影響,粵港澳大灣區對贛州、河源等革命老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將會更加明顯。
此次五城黨媒聯手,以贛深高鐵通車為契機,積極主動順應媒體融合大勢,旨在通過媒體互訪、聯動采訪、城市推介、文旅推廣、多元產業等多個方面的合作,實現彼此間的平臺共建、資源共享、互利共贏和高質量發展。這不僅是主流黨媒在采編工作上的一次創新,更是主流黨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新發展格局,提升服務大局能力,特別是通過新聞報道,挖掘動力、釋放潛力,助力推動擴大五城內需,為國內大循環貢獻媒體力量,奮力把黨媒事業不斷推向前進的具體舉措。
五城黨媒相關負責人簽署贛深高鐵五城黨媒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致力做到“三融”
啟動儀式上,深圳報業集團、贛南日報社、東莞報業傳媒集團、惠州報業傳媒集團、河源日報社五城黨媒相關負責人共同簽署了贛深高鐵五城黨媒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五城黨媒將以這次聯動為起點,圍繞戰略合作目標,致力做到“三融”:努力闖出“融媒”新模式,在新聞宣傳、傳媒經營、業務培訓、人才培養、智庫交流等領域加強合作,積極探索媒體融合創新模式,為“融媒”課題貢獻新實踐、新經驗;努力創出“融城”新范例,聯手開展五城體驗式全媒體報道和舉辦城市推介活動,充分利用主流黨媒的陣地優勢,發揮輿論引導、思想引領的黨媒作用,全面展示各城市優質的投資環境、文旅資源,做城市間互融、互利、互補、互學、互鑒的推動者,為加速區域協調發展、共贏發展創造新典范、新案例;努力走出“融文”新路徑,利用“媒體+”的獨特優勢,聯合進行文化資源和產品的推廣展示,推動沿線城市間的“文化探親”,密切五城民眾間的文化往來,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社會正能量等方面貢獻黨媒力量,走出一條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之路。
贛深高鐵五城黨媒聯動暨“五城耀粵贛 融抱大灣區——走進多彩河源”大型聯合采訪活動在河源啟動。
活動啟動后,五城黨媒將以聯合采訪的方式,組織精兵強將深入五市進行實地采訪,大力講好“灣區故事”“蘇區故事”“五城故事”和“高質量發展故事”,促進城市品牌相互推介、城市資源交叉展示、傳播力影響力相互加持,實現平臺共建、資源共享、發展共謀。
授旗。
贛深高鐵五城黨媒聯合采訪團記者李向英 謝寶樹
——————————————————————————————————————————————————
媒體“大咖”共話五城黨媒聯動
推動五城互通互聯互利互學互鑒
五城黨媒聯動暨“五城耀粵贛 融抱大灣區——走進多彩河源”大型采訪活動啟動后,深圳報業集團、贛南日報社、東莞報業傳媒集團、惠州報業傳媒集團及河源日報社五家媒體的“大咖”,就五城黨媒聯動談感受、提建議、話未來,推動五城互通、互聯、互利、互學、互鑒。
■呂延濤(深圳報業集團社委會委員、副總編輯、深圳特區報副總編輯)
五城黨媒聯動是一個創新舉措
贛深高鐵五城黨媒聯動是一個創新舉措,是一次嶄新的開始,更是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五家黨媒攜手,實現互通、互聯、互利、互學、互鑒,推動五城文化、地域之間的交流,有利于促進文化交融、信息傳遞,未來的合作定會上一個新臺階、發揮更大的作用。希望大家以五城黨媒聯動為契機,開展更深層次、更全方位的合作,進一步加強互訪溝通、促進優勢互補,在城市推介、文旅推廣等方面實現共贏。
■鐘義勇(贛南日報社總編輯)
一次創新之舉共贏之勢互能之行
五城黨媒聯動不僅是媒體行業采編業務、經營創新、人才培養等管理層面的交流與共享,更是五座城市資源的一次共享,是一次創新之舉、共贏之勢、互能之行,為贛州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提供一個非常好的平臺和橋梁。贛南日報社將變“老區思維”為“灣區思維”,以五城黨媒聯動為契機,促進城市品牌相互推介、城市資源交叉展示、傳播力影響力相互加持,實現平臺共建、資源共享、發展共謀。
■張樹堅(東莞報業傳媒集團黨委書記、社長、總編輯)
增加聯動的持久力凝聚力鮮活力
贛深高鐵五城黨媒聯動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情,對推進城市形象宣傳、投資環境推介以及城市人文交流都將產生積極的影響。希望五城黨媒將聯動機制發揮好,保持創新、保持熱情、保持活力,持續加強采編、經營等方面的合作,進一步增加聯動的持久力、凝聚力、鮮活力,推出更多創新產品,開展更多聯合活動,在粵贛兩省形成更大影響力,讓各地黨委政府以及讀者始終對五城黨媒聯動保持期待和熱情。
■臧守祥(惠州報業傳媒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總裁、總經理)
五城黨媒聯動是采編資源互動、優勢互補聯動、合作共贏行動的大平臺
五城黨媒因贛深高鐵聯系在一起,開啟了國內媒體聯動新模式,真正實現了資源共享、互利共贏的聯動。五城黨媒聯動,通過采訪團對沿線五個城市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態進行全方位掃描,能充分發揮出媒體1+1大于2的聯動優勢,全方位展示五座城市的發展成就,是一個采編資源互動平臺;能推動五城黨媒發揮自身優勢,加強城市間資源的深度融合,是一個優勢互補聯動平臺;能推動城市推介會等各類系列活動的共同舉辦,實現合作共贏,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持續力,是一個合作共贏行動的平臺。
■曾淑梅(河源日報社社長)
開創大宣傳工作格局的一次創新性嘗試
即將通車的贛深高鐵,將深圳、贛州、東莞、惠州、河源五座城市更加緊密地連接在一起,成為一個千里同好、風雨同行的命運共同體。兩省五城黨媒聯動,進行共享合作,是進行跨區域媒體融合、開創大宣傳工作格局的一次創新性嘗試,將為河源全域全面“融深”“融灣”提供更大更廣的展示舞臺。接下來,五城黨媒將在平臺構建、宣傳聯動、城市推介、產業拓展、文旅交流、助農幫扶等領域形成“集團作戰”,提升主流媒體的輿論引導力和影響力,不斷提升服務大局的能力和水平。
贛深高鐵五城黨媒聯合采訪團記者劉昕 蘇勇軍 梁驅遠
——————————————————————————————————————————————————
五地政務服務實現“跨城辦”
去年底至今年初,惠州與深圳、東莞、河源、贛州陸續實現政務服務“跨城通辦”,通過跨區域的系統對接和共享,五城市民不用“跨城跑”就可通過線上線下辦理上百項政務服務事項,極大便利粵贛兩省五市居民。
去年10月,惠州市與贛州市簽訂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合作協議,拉開兩地“跨省通辦”合作序幕;緊接著,11月,惠州市與深圳市、東莞市達成政務服務“跨城通辦”合作;今月1月,惠州市與河源市簽署政務服務“跨城通辦”合作協議。
線下,惠州開設“跨城通辦”專窗,實現“收受分離、異地可辦”。對已納入“一窗式”且能解決合作地市受理系統網絡互通的事項,通過互設“一窗式”受理賬號,由專窗工作人員按標準化資料進行受理初審,掃描錄入對方城市“一窗式”受理系統,實現即受即傳,全程網上流轉辦事資料,提高辦事效率,并互認電子證照頒發的各類電子證照和電子材料。
線上,惠州開設“跨城通辦”專欄,實現“一地認證、全網通辦”。惠州與省內合作地市在廣東省政務服務網開設“跨城通辦”專欄,與省外合作地市在各自省政務服務網上按照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相關標準規范設置“跨省通辦”專欄。用戶登錄后進入專欄,無論人在哪座城市,選擇需要辦理的個人或企業服務事項,根據事項填寫、提交相應信息和材料,即可全流程網上辦理,并逐步實現移動辦理和自助辦理。
目前,惠州與省內外20個地市簽訂了“跨省(市)通辦”協議或達成合作意向,在實現251個事項“跨省通辦”、1146個事項“跨城通辦”基礎上,再拓展增加103個事項“跨省通辦”,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贛深高鐵五城黨媒聯合采訪團記者李向英 謝寶樹